當然,這純粹是楠晞自己”現在”的歸納整理,說不定有一天,我再回來看這篇文章,會覺得怎麼樣想寫啊~~不過,還是為自己做個紀錄!!!
當還是小嬰兒的時候,我們的安全感和恐懼感來自於有沒有被呵護或關注,小娃娃吃奶的時候,被輕輕的抱在懷裡,感覺到大人的體溫,生理的滿足,讓小娃娃覺得被愛、被保護。如果生理的需求沒有被滿足,他們會發出聲音來吸引大人的注意,這樣的本能,其實一直存在。
有些人天生對於恐懼或安全感這件事特別的沒有限度,會怕到一個無止盡,但是有的人會有底線,他們自己會有一個很充足的安全感百寶袋,比如同一件事,有的人怕的程度是3分(假設滿分10分),他們會給自己很多的方法去停止那種不安的程度,但你可以想像嗎?有的人會是8分、10分甚至破表,因為他們不曉得該怎麼去處理自己的恐懼,如果他們小時候,沒有從大人的身上得到足夠的安全感,或被錯誤的對待,那麼長大以後他們很容易會附著在這些會錯誤對待他們的人、事、物的身邊,然後覺得很有安全感。
很難想像吧,人和人之間,有著莫名的吸引力,或許對方有著你想要成為的某種特質,或許有你想要的優點,或者就是單純磁場的吸引,覺得在某人身邊很有"安全感"。然後即便對方對你不再保持友善的態度,你也離不開對方,因為你覺得在他身邊很有安全感。所以你會緊緊的抓住其實已經不屬於你或不適合你的人、事、物。這段話,很適合用在受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身上。
如果你有發現自己會這樣,通常就算自己發現了,也不願意承認,因為大腦會說”離開這裡,你要去哪裡?”、”你為什麼自己不檢討為什麼對方會這樣對你??”、”對方也是心急才會這樣”、”這裡其實不錯了,把標準放低一點吧,你也不是條件很好的人”等等之類的。
恐懼讓我們把自己放在一個安全舒適圈,它保護著我們不要受到外在的傷害,但是這裡真的是一個舒適圈嗎?隨著時間、環境、心態的改變,這裡還是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嗎?改變很可怕,因為未知,但是沒有清楚的未來更可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